日历狗
万年历

民族

2021/6/7 10:36:32
万年历日历:民族知识
民族知识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

泼水节是互相泼水的日子,互相泼水能够给对方祝福,是祈求来年平安顺利的一种庆祝方式,众所周知泼水节是少数民族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亦称宋干节,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出发。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守岁,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

开斋节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节日有一些,区别,这不仅仅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传统宗教节日,在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有庆祝开斋节的传统。那么在我国开斋节是哪个民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少数民族开斋节习俗。

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共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开斋节,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少数民族开斋节习俗

回族开斋节

伊历10月1日是“开斋节”。有的将“开斋节”称“尔德节”是不准确的,因“尔德”本是阿拉伯语,其意为“节日”,是专指“开斋节”和“宰牲节”,也可以指其他伊斯兰宗教节日的。

“开斋节”是中国回族的盛大节日,一般都要欢庆三天。节前,人们要把清真寺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家各户也要清扫院落、巷道等场所;节日的清晨,回族的成年人要休浴净身,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节日早晨八点以后(以敲响会礼钟声为难),汇集到清真寺,当阿旬宣布会礼开始,穆斯林立即面向麦加礼拜,听阿旬诵经和演讲。礼拜后齐向阿旬道安,互说“色俩月”。开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炸做子、炸糖三角和僳织等风味食品,同时还要宰羊、宰鸡等,准备节日丰盛的食物;亲戚好友之间互送油香、馓子等,以示祝贺节日。女婿要带上礼品去给岳父母拜节。青年男女还要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开斋节

哈萨克族把“开斋节”也叫做“肉孜节”。哈萨克族同胞过“开斋节”除了按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进行宗教礼仪活动外,还大多都骑着马成群结队地去相互拜节,并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

维吾尔族开斋节

伊斯兰历的10月1日是“肉孜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维吾尔民族的传统节日。“肉孜节”也就是“开斋节”。

除了按照教义、教规规定的内容,维族在欢度这个节日时形式上有所不同:在清真寺的拱门上有乐师高坐,吹奏着叹呐和打击着手鼓,更显示着节日气氛非常热闹和欢乐。人们还要举行赛马、摔跋、歌舞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南疆还有说新疆评书的活动评书内容多为伊斯兰教的宗教故事。肉孜节一般也是欢度三天。

保安族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的“赖买丹”月(伊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月,一个月的斋戎期满后就是“开斋节”了。“开斋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据记载,《古兰经》是在斋月里通过先知穆罕默德传到人间的。斋戒是穆斯林的一项主要宗教功课--斋功,通过斋戒以示虔诚。封斋期间,保安族穆斯林在日出之前吃封斋饭;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的整个白天,不能吃任何东西和喝水,乎日抽烟的人也应戒烟;穆斯林在斋月里还应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骂信真主安拉;小孩儿和老、弱、病者以及孕妇可以不斋戒。到了晚上守斋结束时,人们就可以吃饭和饮水了,邻里亲朋之间也可以交往娱乐了。

一个月的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节日的清晨,保安族穆斯林纷纷聚集到清真寺举行礼拜,在这之后才开始节日的欢庆活动。

男人一般在当天就可以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节了;妇女们则要在随后的几天再去。节日期问,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穆斯林还要举行开斋节的会礼活动,会礼时,大家互相祝福、畅谈,热闹极了。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

开斋节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同时也是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的宗教节日。在斋月封斋结束之后举行开斋节。那么在我国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开斋节是哪一个族的节日,以及关于开斋节的相关介绍。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 开斋节是哪一个族的节日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东乡、撒拉、保安、哈萨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宗教节日,在每年回历十月一日。阿拉伯语称“尔德菲土尔”,又称“尔德节”、“肉孜节”。节期三天。

开斋节的由来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与此同时,教法学家解释,“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周济穷人”。

历经1400余年演变,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净身,到清真寺参加节日宗教聚礼活动外,还要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道“塞俩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来年幸福。

开斋节的习俗

按照伊斯兰教规,据说穆罕默德要求成年穆斯林在每年回历九月斋戒一个月+斋月期间,每天只许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餐,白天不得进食,但老弱病残、孕妇、月经期妇女及儿童除外。教徒要克制一切私欲、禁行房事、绝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直到回历十月一日斋戒期满,所以叫做开斋节。节前,穆斯林人家要清扫卫生,室内、庭院,巷道、厕所、清真寺等处全都收拾打扫干净。节日那天,人们都沐浴更衣,听到清真寺“唤索俩”后,都聚集到寺坚参加会礼:“索俩”,阿拉伯语,意为“礼拜”、“唤索俩”,是由几个或十几个“满拉”(清真寺学经的学生),集体到屋顶或“邦克楼”(清真寺最高建筑物)齐声颂念几段提醒礼拜的阿拉伯诗文+教长站在“米哈拉布”祭坛上领拜,众人均朝圣地麦加方向叩拜。

礼拜时,举双手于头两侧,口诵“真主至大”;立正,右手置于左手之卜, 门诵《古兰经》首章;鞠躬,双手扶膝,行鞠躬礼;直起身抬起双手,口诵“赞颂主者,主必闻之”;下跪,双手掌触地,叩首至鼻尖接地;跪坐;再次叩首。如此七项动作连续完成,为一拜。礼拜毕,“伊玛目”(教长)为大家讲经布道。然后,各自上坟,诵经悼念亡灵。生活富裕的穆斯林家庭依照教规,须“传费土尔”。阿拉伯语,“费土尔”即“开斋捐”、“丁税”的意思,每人拿一天的生活费(一般为二斤四两小麦,或折为现金)向清真寺或孤寡无助的人家施舍。西北地区的回、东乡、撒拉等族的习俗,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羊,炸馓子、油香、课子,准备一些杏仁、杏干、瓜果、茶晶,用来招待客人和馈送亲友。已婚及未婚的女婿要备上礼物到岳父家贺节。青年男女们则聚在一起弹口弦,唱花儿,打木球,掼牛等,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回族开斋节

伊历10月1日是“开斋节”。有的将“开斋节”称“尔德节”是不准确的,因“尔德”本是阿拉伯语,其意为“节日”,是专指“开斋节”和“宰牲节”,也可以指其他伊斯兰宗教节日的。

“开斋节”是中国回族的盛大节日,一般都要欢庆三天。节前,人们要把清真寺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家各户也要清扫院落、巷道等场所;节日的清晨,回族的成年人要休浴净身,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节日早晨八点以后(以敲响会礼钟声为难),汇集到清真寺,当阿旬宣布会礼开始,穆斯林立即面向麦加礼拜,听阿旬诵经和演讲。礼拜后齐向阿旬道安,互说“色俩月”。开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炸做子、炸糖三角和僳织等风味食品,同时还要宰羊、宰鸡等,准备节日丰盛的食物;亲戚好友之间互送油香、馓子等,以示祝贺节日。女婿要带上礼品去给岳父母拜节。青年男女还要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肉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肉孜节是我国盛大的少数民族节日,每年庆祝肉孜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放假,以便人们能用充足的时间庆祝这个节日。那么你知道肉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吗?想要了解哪个民族过肉孜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肉孜节的介绍。

肉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哪个民族过肉孜节

肉孜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中十分盛行,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节日。回族群众还将这个节日视为年节。节日的时间,在回历的每年十月初。

庆祝肉孜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回族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棗清真寺,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聚礼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风下雨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会礼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犹如一片银河。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札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作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开斋节的禁忌有哪些

衣着端庄

斋月是穆斯林必须保持虔诚、谦逊和温和的圣月,有穆斯林信仰的朋友的小伙伴应该配合习俗避免穿着暴露的衣服。在晚上逛商场,进出酒店、餐厅或开斋帐篷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较透明和过短的衣服、低胸装以及紧身装都应该避免,尤其是短裤,迷你裙和无袖上衣。

留意职场礼仪

前往穆斯林国家的商务旅行者应该注意办公时间会缩短并作出相应调整。最好将与穆斯林的商务会议安排在早晨,因为早晨时他们不会那么疲惫,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最好也不要将会议安排在午餐时间,避免让他们过度劳累,或造成其他不便。虽然非穆斯林人员可以在封闭区域进食饮水,但应该避免在穆斯林面前进行,而尽量选择在办公室里较偏僻的地方饮食。如果正在斋戒的穆斯林问你需不需要饮料,出于尊重,应该拒绝。

不要在公共场所进食、饮水和抽烟

在大多数穆斯林国家,斋戒期间在公共场所进食、饮水或抽烟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也适用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私家车。在埃及等国家,在公众场所禁止饮食是出于礼貌问题,但在沙特阿拉伯、约旦、阿曼和阿联酋等其他国家,无论你是否信仰伊斯兰教,在公共场所禁食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导语: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而不同的少数民族,对该节日的叫法有所不同。其中,有一个民族称之为“三月三歌节”。那么,你知道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到底三月三歌节是什么族的节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但壮族将其称为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一年一度的传统歌节。

传说: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传说1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

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三月三歌节

传说2

据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

她聪明过人,能歌善舞,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斗不过她,对她又恨又怕。

因此在一年的三月初三,趁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节就此形成。

后来相继改编成了电影、舞台剧等等形式,使之广为流著。

传统习俗:

三月三

每到歌节时,壮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各成一方,歌手们站在台上,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唱法,互相对唱山歌。

山歌大多是以猜谜、盘问的形势,现编现唱,最后还要唱分别歌。

歌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节有一、二千人,大的歌节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节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节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节,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节。

人们到歌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

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


过古尔邦节的民族有哪些

古尔邦节这是一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节日,我们可能对古尔邦节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过古尔邦节的民族有哪些,但是我们万年历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古尔邦节的相关资讯,我国过古尔邦节的民族,还有古尔邦节的由来传说都在这里。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在伊斯兰历法系统中,古尔邦节日期是不变的,为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但是如果以公历来看的话,古尔邦节的日期就是不停变化的。原因在于伊斯兰历法与中国相似,拥有着两套历法。伊斯兰历法是基于月亮的运行,而普通的公历系统却是基于太阳的运行。每一年,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关系,古尔邦节在全球各地庆祝的日历日期也不同。通常来说,确切日期要通过观察月亮变化而定,可能在正式节日的十天前还要调整。

庆祝古尔邦节的活动

临近古尔邦节三天,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充足的美食。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当地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

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骆驼还是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

拜贺节日。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尔邦节的由来

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意为献牲。关于这个节日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巴比伦有一名叫易布拉欣的先知。他是人祖阿丹圣人的第二十代子孙。有一天夜里,先知易布拉欣做了个梦,他梦见真主对他说;“易布拉欣,你必须把你的几子易斯玛仪宰了,来献牲。”说完,易布拉欣就醒了,先知们的梦境都是真实的,梦中所见都必须实现。

易布拉欣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到了晚年才有了这唯一的儿子,现在要让自己亲手把儿子宰掉去献牲,这可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忍受的痛苦啊!然而先知毕竟是先知,易布拉欣靠他对真主的坚定信仰承受了这种痛苦,他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

第二天早晨,他便领着易斯玛仪来到了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然后对易斯玛仪说明了原委,易斯玛仪对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应允了。

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使他顺利地执行真主的旨意,易斯玛仪对父亲说:“父亲啊!你把我捆紧些,免得我摇晃;请你脱下我的衣服,不要让血溅到上面了,我母亲见了会悲伤;把你的刀磨快一些,这样会减少我的痛苦。请代我问候母亲,把我的衣服交给她,这是儿子留给母亲的纪念,当她想念我时,见了这衣服便会得到安慰。”

易布拉欣听了这些话,非常痛苦,也非常感动,能有这样一个信奉真主的儿子,他感到宽心,他将儿子抱在怀里,亲吻不止。

“父亲啊!你奉命行事吧!”易斯玛仪想到了真主的旨意,顿时止住了泪水,对他父亲说:“你别难过了,我会忍受下来的。”

易布拉欣捆住了儿子的双臂,把他放倒在地,然后拿起钢刀,默默诵读了一段经文,便把刀对准儿子的咽喉用力宰下去,却咋也宰不动。

“父亲啊,请把我的脸不要对着你。”易斯玛仪以为是父亲心疼自己,手发软了的缘故,便对父亲说道:“父亲啊!这样下去,你会产生怜恤之心,阻碍你执行真主的旨意。”易布拉欣立刻按照儿子的话做了,又举起刀,使出更大的劲,向他的脖子里宰去,还是宰不动。易布拉欣不知所措,便向真主祈求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只见从天空中飘来了一只肥壮的黑头绵羊。“易布拉欣啊!”真主默示他,“你已忠实地执行了梦里的指示了,现在用这只羊顶替你的儿子吧,我就是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易斯玛仪拿起刚才易布拉欣用过的刀,对准羊的脖子宰了下去,顿时羊的气管、血管和食管一起断了,殷红的鲜血哗哗流淌出来。

看着羊倒地死去。易布拉欣父子俩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古阿拉伯人依此传说,每年宰牲献祭。伊斯兰教继承这一习俗,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为宰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