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吃素

2021/9/26 13:12:19
万年历日历:吃素知识
吃素知识
吃斋和吃素的区别

吃斋和吃素的区别:1、意思不同,吃斋是一种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的仪式,属于宗教人士的戒规,吃素意思是不吃荤腥食物。2、禁吃的食物种类不同,吃斋时不吃荤腥,也不吃葱、大蒜、洋葱等五辛。吃素不吃鱼或肉之类的荤腥。3、规定不同,吃斋有过午不食等戒律,吃素没戒律。

饮食内容不同,吃素通常是指不吃荤腥之物,专吃植物性蔬菜与瓜果类,不沾肉类。吃斋除了禁止吃荤腥食品外,还禁吃五辛(葱,洋葱,蒜,大蒜,韭),而且吃斋要过午不食,即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饭了。

人群不同,吃素是素食者都可吃,并无身份的要求。素食,表现出了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出于这种目的与自我,现在一部分人戒荤腥之物。吃斋则是专门的人的一种行为,通常为宗教人士的戒规,是一种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的仪式。

形式不同,吃素为素食者的个人行为,在任何场合都可行。吃斋则通常在道观或寺庙内,须沐浴斋戒,进入道观或寺庙内要遵守其规矩,如不得高声喧哗,要从两边进入,不能从中间进入,更不能站在中间挡道。要供香,供果,叩拜行礼。吃斋重在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形式倒是次要的。


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

导语:说到预防脂肪肝,很多人认为应该避免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吃素,但这样真的能预防脂肪肝吗?有人认为,长期吃素也不一定能有效预防脂肪肝。那么,你觉得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到底经常吃素还会不会得脂肪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

有可能。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比如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造成肝脏内脂肪运作失调。而且吃素摄入高碳水的食物,身体会将碳水转化为脂肪,进行储存,从而危害身体。

脂肪肝具体病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预防:

预防脂肪肝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

导语:说到预防脂肪肝,很多人认为应该避免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吃素,但这样真的能预防脂肪肝吗?有人认为,长期吃素也不一定能有效预防脂肪肝。那么,你觉得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到底经常吃素还会不会得脂肪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

有可能。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比如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造成肝脏内脂肪运作失调。而且吃素摄入高碳水的食物,身体会将碳水转化为脂肪,进行储存,从而危害身体。

脂肪肝具体病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预防:

预防脂肪肝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吃素要谨记四大原则

吃素的四大原则:1、食物多样且均衡。2、注意摄入关键营养。3、烹饪方式很重要。4、食物禁忌。食物多样且均衡。吃素的时候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和营养的均衡,比如说不能长期只吃某一种食物,而且平常的素食搭配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都要均衡摄入,谷物、豆类、蔬菜、坚果、菌菇、海藻等都要列入菜单,换着花样吃,营养才均衡。

注意摄入关键营养素。长期吃素的人,由于没有肉类的摄入,因此一些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维生素B12、维生素D、铁、锌、钙、碘、脂肪酸等会比较缺乏,建议过关注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选择一些维生素补剂等帮助补充这些营养素,帮助维持身体健康。

烹饪方式很重要。吃素并不意味着放弃美味,也并不是每天吃水煮菜。1、不要长时间加热素食,会导致营养流失,建议用大火快炒;同时要注意少油、少盐,加入一些醋或者柠檬汁调味,不仅美味,而且有助于矿物质的吸收。2、推荐用高油酸型的橄榄油、茶籽油等食用油来炒菜,营养又美味;如果做凉拌菜,推荐用高亚麻酸型的亚麻油、紫苏油、火麻油等食用油,更加的健康。3、富含草酸的菠菜、苋菜、芦笋等,最好焯水之后在烹饪,可以去除草酸。

食物禁忌。1、忌重口味:吃素如果吃的太重口味,容易加重口腹之欲,油、盐吃多了也不利于健康。腌渍的食物也要少吃。2、忌吃加工食物和垃圾食品:比如说辣条、素鸡等等的加工食品,其中放了多种调味料和添加剂,并不适合经常吃。


吃素吃出健康

众所周知,吃素对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现在吃素是全球流行的一种趋势,可是不正确的吃素方式,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对健康反而不利。那么,吃素到底应该怎么吃?

吃素怎么保证营养?

光吃素食并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元素的摄取需求,长期下去很容易营养不良,造成脸色苍白、乏力、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所以,建议践行素食主义的人平常合理搭配一下其他的食物,以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1、吃素时多吃谷豆类补充蛋白质

由于植物蛋白质属于不完全蛋白,完全吃素可能就会缺乏一种至几种身体必需的氨基酸。而将谷类和豆类一起食用时,就能很好的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比如红豆饭、八宝饭都是不错的选择。

2、吃素时多吃粗粮坚果补充铁锌

长期吃素很容易缺铁,造成贫血、脸色苍白等情况。同时,吃素也会造成缺锌,影响身体正常发育。这时,可以多吃粗粮、豆制品、核果类以及红糖,可以补充锌和铁。例如可用全麦面包代替普通面包,用红糖代替白糖,多吃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黑色食品。

3、吃素时多吃海产品补充维生素

动物内脏、蛋、奶类等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是完全素食的人就会无法获取这些必要的维生素。这时,可食用海藻、紫菜、海带等食品,可以增加维生素B12的摄入。同时,最好再服用一些复合维生素。

4、吃素时多吃乳制品补充钙质

钙是保持人体正常工作所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素食者往往无法从肉食中获得钙的补充,因为他们基本上不饮用乳制品,所以也无法从中获得必要的钙补充。

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素食者不应将牛奶之类的乳制品排斥在外,应适量食用乳制品。此外,经常喝豆浆,吃黄豆、椰菜、钙强化果汁和谷物都能够对补充钙起到重要的作用。

5、吃素时适当吃些肉食补充脂肪

素食者是比较厌烦油腻食物的,但是,无特殊情况,建议最好还是适当摄入一些肉食。其实,适量摄入有益的脂肪类不但有益于健康,还能够起到防癌的作用。

吃素的误区

素食者饮食要丰富

综上所述,素食者要避免吃单一的食物,每天应吃谷类、豆类、薯类、蔬菜、鲜果等几大类食物,加上适量油脂等调味品。总之,健康吃素需要坚持几下原则,即食物种类多样化;多吃新鲜的当季的水果蔬菜;少油、少盐、少糖等基本饮食原则。

此外一定要按时进食,最好在三次主餐之外,增加二三次副餐,吃点豆奶、红枣、花生、核桃等。还要多晒太阳,锻炼身体等。

素食不一定要生吃

或许很多素食者认为蔬菜只有生吃才有健康或营养价值,所以很少吃熟的蔬菜,而热衷于凉拌和沙拉。

其实,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份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加热后细胞壁完整性破坏,吸收率大幅度提高。例如,维生素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另外,比如沙拉酱的脂肪含量高达60%以上,用它进行凉拌,也并不比放油脂烹调热量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