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寒食节离清明节非常近,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到来,也就是说,每年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那么,2021寒食节是哪一天呢?到底今年寒食节是几月几号?寒食节的时间其实也可以夏历冬至后105日为准,但以清明节作为参考比较容易记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年寒食节具体时间吧。
2021寒食节是哪一天 今年寒食节是几月几号
寒食节
2021年04月03日星期六,农历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二。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寒食节当天吃什么?
寒食节食物
1、清明果
在清明节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果形似饺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馅有韭菜、鸡蛋、豆腐干等。
2、青团
一种用草头汁来做成的绿色糕团,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3、润饼菜
又称润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4、青精饭
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寒食节
5、寒食粥
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6、饧
即现代饴糖,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须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
7、蛇盘兔
一种面点,它是山西流传2500年历史的清明寒食必备美食。蛇盘兔用面粉捏成“蛇”和“兔子”的形状,“蛇”代表介子推的母亲,“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缠绕在一起,用来表达孝道之心。另外还有流传下来的谚语:“蛇盘兔,必定富”。
8、馓子
一种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馓子自古就有,不过现在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9、清明螺
清明螺即田螺、螺蛳,清明前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
导语:寒食节的含义即这天禁烟火,吃冷食。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和一个人有关,据说是为了纪念这个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风俗习惯。那么,你知道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吗?到底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故事100字。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的来历故事100字
寒食节由来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介子推简介: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
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相关记载:
寒食节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不同时期说法:
寒食节起源
远古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春秋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起源于远古的改火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熄灭旧火和重新点燃新火,熄灭旧火代表寒冷季节的结束,新火点燃志着温暖春季的开始。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快来了解下吧。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大夫介子。
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伤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的特色
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时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王表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寒食节时期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的意义
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同时,寒食节2640多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四海通寒食,千古为一人。寒食节为纪念乡贤介子推而设,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源于寒食节,她作为中华名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类祭奠祖先、缅怀贤人的节日,也是中华名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介休绵山作为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通过举办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旨在传承介子推忠烈爱国、效劳敬亲、功不言禄的美德;弘扬诚信忠孝、坚守气节、甘于奉贤的文化;鉴定艰苦创业、矢志不渝的信念。
导语: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了,曾经被称为民间的第一大祭日。读过古诗的朋友都知道,许多诗人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据说,寒食节是不能扫墓的,那么,小编就来聊聊,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寒食节为什么不适宜扫墓?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
不能扫墓原因是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不能点火烧纸,因此有些地方有不在寒食节扫墓的传统。
寒食节在有些地区是可以扫墓的,能不能扫墓主要看各地的风俗。
寒食节可以扫墓原因是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民间确实有这种说法,但是这天扫墓的人不是很多,这可能是大家有这个疑问的原因,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所以也能看出,上坟就在寒食节的其中,这也说明了寒食节其实也可以扫墓,在说好多人都把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起过。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这也能印证寒食节可以扫墓。
扫墓的寓意
1、缅怀先人
自古以来,我们都非常注重孝道,而扫墓又是和孝道相挂钩的,所以清明扫墓是慎终追远、孝敬先人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借以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的一种活动。
2、铭记传统
清明扫墓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扫墓也是尽孝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孝”的精神,代表不忘本分。先人们所创造的传统文化,是万不可忘记的。
3、尊重历史
清明扫墓的传统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缅怀先人是人们尊重生命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敬畏,对先人奋斗和辛劳的敬重。我们应当尊重历史,切莫留下人为的缺失。
三、延伸感悟
清明节的寓意凝聚在祭祖扫墓的仪式中,“仪式”往往包含了许多意义,“仪式”之所以能历久弥新,原因在于它镌刻着生命发展的烙印,这些烙印是无论沧海桑田、人世更迭也久久留在人们心底的。“仪式”随着血脉传承穿越时光,让后辈与祖先建立起联系。如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会感到莫大的恐慌。生活中的“仪式”,就是为了确立我们并非独自一人。
上坟祭拜的风水注意事项
一、必备供品:
香烛、纸钱、水果、点心、素酒。
二、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三、最好身上带一些红色:
去坟地之前,最好在衣着方面有所准备,身上穿一件红内衣、红袜子,或者是红帽子等。坟地的阴气重,特别是在十月一这样的日子,阴气更重。遵照红色辟邪的讲究,身上带红有助于自身平安。
四、身弱者佩戴护身符:
命理比较弱的人,最好不要单独一人去坟地,最好请身旺的人士陪同。特别是需要合葬、迁坟的话,最好预先有一些防护措施。有条件的,可以请其他人代为在墓穴中捡拾先人骨殖等,减少自己在墓穴中的时间。而佩戴请专业人士画就的护身符,可以增强自身阳气,保护自己不受坟地阴气所侵。
五、虔诚行礼,昭告先人:
下跪,上香,焚化纸钱,行大礼祭拜,告诉先人并非子孙不孝,翻尸倒骨,而是出于某某原因,不得已需要惊动先人,恳请先人谅解,福荫后代。也就是说,告诉先人准备在坟地做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做,希望先人保佑,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比方说,有的是因为坟地塌陷、进水等,需要休憩的,有的是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迁坟的,有的则是需要合葬的。不论哪种情形,都应该在破土之前,举行仪式,为惊扰先人安息而向先人告罪。
在寒食节这个时节,天气通常是多风的,温度也会慢慢高起来,这时候大家最好多喝水,以防身体缺水。寒食节是有一些禁忌的,那么,大家知道寒食节不宜上坟扫墓吗?寒食节不可以上坟扫墓吗?今天小编带你见识见识,每天每个人都要进步一点点哦。
寒食节不宜上坟扫墓吗
宜上坟扫墓。从古代起寒食节就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寒食节是可以扫墓的,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所以也能看出,上坟就在寒食节的其中,这也说明了寒食节其实也可以扫墓,在说好多人都把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起过。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这也能印证寒食节可以扫墓。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节的讲究
1、不得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
2、衣著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3、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
4、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祭祀相关内容
1、 祭祀就是孝顺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商洛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2、扫墓的通常程序
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寒食节的意义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东汉末年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导语:寒食节这天,我国有些地方是不生火煮饭的,因为这样禁烟火,所以人们都是以冷食为主。之所以要禁火,其实和寒食节的由来故事有一定关系。那么,到底寒食节为什么要禁火呢?寒食节不能生火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故事。
寒食节为什么要禁火 寒食节不能生火的原因
寒食节禁火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相关传说故事: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君主献公,十分宠爱他的妃于骊姬,决定把君位传给骊姬的小儿子奚齐,便把太子申生杀害了。申生的弟弟,即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逃到了外国,流亡了十九年后才回国做了君主,即晋文公。
晋文公在落难流亡时,历尽了千辛万苦,原先跟着他的人,大都吃不起苦头,各自逃生去了,只剩下五六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跟着晋文公,介于推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在粮食无援的流亡生涯中,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介子推偷偷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为重耳充饥。可重耳做了君主后,对和他同甘共苦的人,都赏厂官职,惟独就是没有封赏介子推、晋国人民对晋文公表示不满,编了—-首歌谣,替介子推打抱不平、晋文公听了歌谣。他一面看到百姓有意见,一面也感念介子推的功劳,便召唤介子推,想封他做官。介子推与母亲商量后,认为还是不贪图升官发财好,于是便同母亲一起隐居到绵山里。晋文公几次派人找他,他都不出来。晋文公便采取烧山的办法,想把他逼出山。可介子推是个硬脾气,宁可烧死,也不肯下山。
晋文公在旁臣的建议下,在山的三面放火,希望介子推能从没有火的那面下山。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青翠的山林变成了焦土,可仍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已被烧死,同时发现了他用衣襟写就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以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悲痛,下令礼葬介子推,并把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封给他,改名为“介山”。另外还规定,在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要禁火、吃寒食,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寒食节冷食
寒食节吃冷食:
寒食节的冷食有姜丝排叉、硬面饽饽 、炸焦圈 、糖卷馃、 艾窝窝、马蹄烧饼、螺蛳转儿、馓子麻花、驴打滚、蜜麻花、糖耳朵、糖火烧、芝麻酱烧饼、奶油炸糕等。
寒食节还有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 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 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在晋南地区,寒食节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则全家吃炒面。此外,部分地区在寒食节还会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寒食饮食
寒食节饮食要注意什么?
寒食节于每年清明节前一二日,也就是三月中上旬时期,属于春季节日。那么,春季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春夏补阳”是《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推崇的养生准则,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
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
此外,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过量;而香菜、葱、蒜、莲子、大枣、山药等也很适合春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