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之父

2021/9/26 13:12:09
万年历日历:之父知识
之父知识
交响乐之父是谁

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像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交响乐之父是谁你知道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交响乐之父是谁

交响乐之父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因为海顿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共创作了100余首交响曲、80余首弦乐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剧,以及弥撒曲和宗教礼仪曲、康塔塔、清唱剧等。因为在交响曲和四重奏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头衔。同时,因其性情温厚、热爱儿童、关心下属,获得了“海顿爸爸”的别号。

其作品具有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在气质上保持着与民间音乐的联系,粗犷质朴的民间舞曲被他引入了交响乐的形式中。海顿的音乐既不同于前期或同时期的作曲家,也区别于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他完善了古典音乐的风格与样式,使其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


原子弹之父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先生1924年0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

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掸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世界地球日之父是哪个

现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能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河流、江水变得浑浊不堪,还有海洋被垃圾填满,这一切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看看干旱焦灼的土地,看看那些可怜的动物失去了家园,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要保护环境。很多人都知道世界地球日,那么你知道世界地球日之父是哪个吗?

世界地球日之父是哪个

世界地球日之父是丹尼斯海斯。“世界地球日”是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如今他被誉为地球日之父。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丹尼斯海斯,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环境幽美的哥伦比亚河峡谷,他从小养成爱好大自然的个性。到了大学时代,他虽然读的是法律,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第一个“地球日”活动之后,被称为“地球之父”的海斯先后到史密森尼恩研究所和伊利诺州政府任职,研究制定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以后又得到美国当时的能源部长施莱辛格的赞赏,担任了由能源部经办的太阳能研究所的所长。

海斯一直从事环保活动,1988年,他同朋友们一起讨论筹办纪念地球日20周年的活动。他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的支持。鉴于丹尼斯海斯在环保事业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曾荣获Sierra Club、联邦野生动物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太阳能协会、远离战争组织和Interfaith Center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的最高荣誉奖项。

丹尼斯海斯还荣获了1978年度,35岁以下杰弗逊最佳社会服务奖,还曾被形象杂志评为20世纪100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并被国家奥杜邦协会评为100个最杰出的环保人士之一。在2000年又被著名的时代周刊提名为100个“地球英雄”之一。


奥林匹克之父是谁

奥林匹克之父是皮埃尔德顾拜旦。顾拜旦是一位法国的教育家,其1894年决定和其他共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成立国际奥委会,重新开启停办1500多年的奥运会。1896年,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也被世人称为“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简介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

1863年1月1日,顾拜旦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1937年顾拜旦于日内瓦过世,应其本人要求,其遗体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而心脏则埋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奥林匹亚。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谁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皮埃尔德顾拜旦。顾拜旦是法国的著名教育家,顾拜旦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因为他于1894年重启了已经停办了1500年的奥运会。奥运会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为古代奥运会在公元393年因为一些原因停办了,而顾拜旦提出了举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12个国家的支持,并且在同一年成立了国际奥委会。

皮埃尔德顾拜旦简介

顾拜旦1863年1月1日生。顾拜旦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拥有男爵称号。他在家排行第4,也是最小的孩子。1471年,他的一位先祖得到了国王路易十一授予的贵族称号。他的父亲夏尔德顾拜旦是个颇有名气的水彩画家。他的母亲玛丽也是贵族后裔。顾拜旦从他父母处继承了大笔的遗产。

顾拜旦的童年是在诺曼底度过的。当时的顾拜旦非常喜欢拳击、赛艇、击剑和骑马等项体育活动,并喜欢画画,会弹钢琴。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发掘出来,这引起顾拜旦极大的兴趣。

1889年5月,顾拜旦利用万国博览会召开体育会议和学生运动会。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计算机之父指的是谁

计算机之父是冯诺依曼。他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依曼是现代计算机、博弈论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冯诺依曼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从小就显示出数学和记忆方面的天赋,六岁就能心算八位数除法。1926年,冯诺依曼任希尔伯特的助手。二次大战爆发后,冯诺依曼参与了同反法西斯有关的多项科学研究计划。1954年又成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成员。1945年诺依曼提出了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中的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冯诺依曼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写的,是关于切比雪夫多项式求根法的菲叶定理推广,注明的日期是1922年,那时冯诺依曼还不满18岁。另一篇文章讨论一致稠密数列,用匈牙利文写就,题目的选取和证明手法的简洁显露出冯诺依曼在代数技巧和集合论直观结合的特征。

冯诺依曼1944年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冯诺依曼转向研究自动机理论,著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人脑》(1958年),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其余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连续几何》(19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