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清明上河图

2021/9/26 13:12:08
万年历日历:清明上河图知识
清明上河图知识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河南省开封市,也就是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的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


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画,但是很对人却不清楚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张择端简介: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作者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是一件现实主义的杰作;作品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惟妙惟肖。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画中城郭、市肆、桥梁、街道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态。此画今存,为稀世珍品,系研究宋代都市生活以及建筑、绘画等绝好材料。

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人,居住于东京,北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谁画的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画的。张择端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绘画大师”,他最出名的一幅画就是《清明上河图》,目前被馆藏于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这也是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其采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百姓的生活。

张择端简介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绘画大师。

宣和年间张择端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张择端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其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主要描绘的是12世纪初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东南一隅清明节繁盛的市井风貌。在纵24.8厘米、横528厘米的画卷上,远郊、舟桥、城楼、市集及各色人物徐徐展开,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一共绘有810多人、90余头牲畜、28艘船、20辆车、8顶轿子、170多棵各类树木、130余栋屋宇。

作者简介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绘画大师。

宣和年间张择端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哪个朝代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