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耄耋

2021/9/26 13:12:04
万年历日历:耄耋知识
耄耋知识
耄耋是多少岁

耄耋指年纪在八、九十岁的人,也指年纪很大的人。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一词出自《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这样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耄是指年纪约八、九十岁,而耋是指年纪约为七十岁的人。耄耋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是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耄耋”一词出自于《汉曹操对酒歌》一文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都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而不会是疾病或者孤独、贫苦而死,这样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古时候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男性称寿,而女性一般称福。在古代,能活到耄耋之年的人,那都是相当长寿。都说认识七十古来稀,更何况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古代,要想活到八九十岁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古代其他年纪的称呼:襁褓:初生;孩提、总角、垂髫:童年;金钗之年:女子12岁;豆蔻之年:女子13岁;及笄之年:女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男子30岁;不惑之年:男子40岁;知命之年:男子50岁;花甲之年:男子60岁;古稀之年:男子70岁;喜寿:男子77岁;耄耋之年:80岁;米寿:男子88岁;鲐背之年:90岁;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期颐之年:男子100;茶寿:男子108岁。


耄耋之年是什么时候

经常能在某些书籍文章中看到“耄耋之年”这样的词汇。那么,耄耋之年到底是指多少岁呢?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耄是指年纪约八、九十岁,而耋是指年纪约为七十岁的人。耄耋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是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耄耋”一词出自于《汉曹操对酒歌》一文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都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而不会是疾病或者孤独、贫苦而死,这样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耋dié

(形声。从老、至声。本义:年老。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同本义 [70岁到80岁]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东汉许慎《说文》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耆耋好礼。——《礼记射义》

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寿);耋寿(指高寿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耄耋怎么读

耄耋的读音为mào dié。本意为老寿星的称呼,“耄”指的是九十岁、“耋”指的是八十岁,词语出自我国清朝时期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锺生》一文中,原文为:“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从此,耄耋之寿,成为祝愿老人长寿健康的吉祥话。

另类解读

中国文化自古就“以音喻意”,既然是“耄耋之寿”,猫和蝴蝶就当仁不让了:猫同“耄”,代表长寿;蝶同“耋”,表示美好。因为长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猫蝶图”之名就被固定并流传下来。

“耄耋”造句

1、全书字一气呵成,深情款款而诗意盎然,看似是从婴孩时期写到耄耋之年的感官回忆录,却比回忆录更为宽阔辽远,是文学与时代碰撞的产物。2、杨家埠木版年画大师耄耋之年担忧传承。

3、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村医正神情专注地在考卷上作答。4、想当年自己在东江市做中医院的院长的时候,萧雨的父亲便已经初露头角,把当时中医界几个前辈耄耋打的落花流水自愧不如了。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现在,人们通常会用阿拉伯数字来称呼人们的年龄,如50、60、70等。而在我国古代,对于人们年龄的称呼是很讲究的。尤其对于男女的称呼还是不同的,男性年龄称为“寿”,女性称之为“福”。其中,“耄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耄”,指的是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而“耋”,指年纪为七十岁。耄耋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这个词主要出自《汉曹操对酒歌》,原文为“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龄称谓中的一种,古时对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耄,形声字,上形下声,本义为年老,音"冒";而耋,形声字,本义也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除了耄耋之年,还有期颐之年、古稀之年、花甲之年、而立之年等的说法。其中,弱冠之年指男子20岁,而立之年指男子30岁,不惑之年指男子40岁,知命之年指男子50岁,花甲之年指男子60岁,古稀之年指男子70岁。

有送父亲匾名为“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耄耋之年是指80到90岁之间。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耄耋之年是形容一个人年纪很大了,80岁称耄,90岁称耋。读音为mào,dié,zhī,nián。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


耄耋怎么读音

耄耋读音为mào dié。通常用来指代年纪很大的人,年老之人到了八十到九十岁,称之为“耄耋之年”。“耄”与“耋”,“耄”指代年老昏乱的意思;“耋”指代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本来是分开来使用的。首先将之组合起来的,是曹操。

曹操在《对酒歌》中有诗句:“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到了八九十岁,就走到了寿命的尽头,人死之后,反而能惠及草木昆虫。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

古代年龄称谓解释:

1、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2、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3、期颐: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