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祭祖

2021/6/7 10:36:29
万年历日历:祭祖知识
祭祖知识
为何清明节才祭祖

清明节会捎去对逝者的思念,也会捎去想说的话语,更会捎去祈祷的心愿,还会捎去真诚的祝福。许多朋友会在清明节去祭祖,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清明节才祭祖?为什么清明节要去祭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为什么清明节才祭祖

清明节祭祖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习俗而流传至今。清明祭祖本来源于寒食节祭祖,因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相近,所以将两者合二为一,也将寒食节祭祖的习俗保留下来,这就是清明节祭祖的原因。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在我们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祭祖祈福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史记.礼书》中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祈福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文化习俗。

《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是父母给了我们身体,是祖先给予我们生命的传承,祭祀祖先,就是为了发扬孝道,感念祖先的恩德,这不仅是一种怀念先祖的形式,更是感恩先祖的真情流露,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论语》中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果大家都能够饮水思源,不忘先祖,常常感念先祖的恩德,民风就会越来越淳朴厚道了。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所以自唐代以来,两个节日逐渐融汇成一个节日,民间甚至还有“寒食清明”的说法。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给儿子争夺王位,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最后走投无路而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就带着他的几个随从流亡他国,受尽屈辱。

追随他的几个人中,有一个叫介子推,对他忠心耿耿。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他,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后给重耳吃。多年以后,重耳东山再起,又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开始论功行赏,但唯独忘记了介子推。后来经人提醒,晋文公才猛然想起往事,心中感觉非常愧疚,就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接受封赏。但是派人请了几次,介子推就是不肯来,晋文公只要亲自登门去拜访介子推。

但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早已经背着母亲躲进深山了。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从深山里出来,就听从手下的建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当作出口,好让介子推自己出来。但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也没出来,等晋文公带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颗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活活烧死了。在安葬他们母子遗体的时候,发现柳树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2022过年祭祖女人可以同去吗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过年是要祭祖的,其中也有一些讲究。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聊一聊,2022过年祭祖女人可以同去吗?2022年过年祭祖女人能同去吗?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2022过年祭祖女人可以同去吗

不可以同去。对于妇女不能参与的习俗其实不仅仅是祭祖,在农村里面还有白事和祭天等活动,都是她们不能够参与的。而在有些地方,一般怀孕的女性和已经生完孩子的女人,以及来月事的女生,都是不能够去上坟的。会有这种习俗,首先是因为在农村里面,大家会觉得妇女并不属于这个家庭,她只是从外地嫁过来的而已。

而怀孕的妇女不能去上坟,这是因为大家觉得,在坟地里的阴气比较重,这对还在肚子里面的宝宝来说,非常不好,很有可能孩子会被吓没了。至于来月事的女性,这是因为在农村都认为,月事是一种不干净的事情。如果在月事期间去祭祖,这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因此来月事的女性都不会去上坟的。

春节为什么祭祖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碉、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形成中国文化的特色。

上坟有什么讲究?

(1)天黑透的时候烧纸

春节上坟烧纸,最好在天黑透时候烧纸,只有这个时候先人才会过来取纸钱。

(2)上坟烧纸少照相

在上坟烧纸的时候最好不要照相,特别是活人和墓地合影,最好不要出现。一旦出现这种照片,可是会影响你未来一年的运程的,未来一年霉运连连,可能就是你在墓地照相。

(3)上坟烧纸烧干净再走

在上坟烧纸的时候,许多贡品都要烧掉,而这个时候上坟烧纸的人,一定要等到所有的纸烧完后再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火灾。

(4)烧纸要画圈

不在墓地烧纸的时候,在空地上烧纸要先在地上画一个圈,然后在祖先安葬的方位留一个口子。在烧纸的时候,祖先就从口子的这个方向过来拿纸钱!

(5)上坟不得嬉笑怒骂

上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大声的嬉笑怒骂都会吵到祖先的安灵,这是对先人不尊重的作法。甚至是对去世之人的亵渎,所以上坟一定要严肃安静,充满悲伤之情。

(6)不可践踏别家墓地

上坟的地方,都会有别人家的墓地相连,这个时候就不要践踏别人家的坟墓,不然会引起别人家先人灵魂不安,甚至缠上你,上个坟还惹了一身麻烦回家。

(7)上坟买花禁忌

许多人上坟一般都会戴上鲜花带去,而上坟可不是什么花都行的,在中国上坟一般都是携带菊花,一般为白菊花最好,其它的花朵寓意不适合上坟。

(8)上坟前要吃素

春节上坟之前吃东西最好吃素,这是表达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和礼貌,所以千万不能吃肉,反正也就这一天忍忍就过去了。

(9)孕妇禁止上坟

孕妇是禁止上坟的,因为在墓地阴气是非常重的,如果孕妇前往上坟,可能会引起肚中胎儿不适,是上坟烧纸的十大禁忌中年轻人最需要知道的一点。

(10)女人经期禁止上坟

如果女性朋友大姨妈来了,那就一定不要去上坟,因为经血有辟邪的效果,如果大姨妈来了去上坟,就会惊扰墓地中的祖先!


清明祭祖时间

还有3天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现在估计很多小伙伴都确定了回家祭祖的行程,准备好祭祖的活动,和亲人一起回家祭祖,那么为清明节什么时候祭祖合适?根据古法来看,清明祭祖时间在早上5-7点,即卯时祭祖最好,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调整。

清明祭祖时间 清明节什么时候祭祖合适

清明祭祖时间需要根据自己情况调整,最好是在早上5-7点,即卯时祭祖最好。

清明个人如何祭祖

一、祭祖地点

1、在祖宗的坟前。

2、组织集体祭祖。若无法亲自前往祖宗坟前的,用黄纸制作各自的祖宗牌位放于供台。

二、祭祖流程

第一步,供养:香、灯烛、水果、鲜花、糕饼(勿用荤食、烟酒)。

第二步,礼拜:1、感恩祖宗恩德,感恩父母养育;2、忏悔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给祖宗丢脸、抹黑了;3、承诺以后做得更好,改变缺点,发扬优点,发愿光宗耀祖。

第三步,诵经:《心经》、念佛、念咒若干,若时间允许最好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遍。

第四步,汇报:向祖宗汇报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各自跪下陈述,集体祭祖的,可在心里默述。

第五步,祈求:向祖宗表达自己的心愿(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件什么样的事,希望达成什么目标),请求祖宗成就。

第六步,回向:祝福天下父母,亡者往生极乐世界,生者健康长寿。

这些清明祭祖扫墓的种种方式,就是要让我们对祖先产生一种感恩心和恭敬心,升华我们内在的精神。

清明宗族祭祖仪式程序

第一项:开始

1、播放祭祀专用音乐,开始。

2、所有参与祭祀等人贡案前肃立。

3、司仪诵读祭祀开场词:

4、祭拜者依次进场 布仪顺序为:依长幼顺序,在执事的带领下列于案前,两边前后列队站好肃立。

5、乐止 司仪:执事官(二人)各司其事,主祭 、从祭执事回答:就位 司仪:吉时到,祭祀开始!鸣炮!

6、司仪:净手掸衣(乐起) 主祭、从祭依次洗手,一执事负责递毛巾,另一执事负责帮主祭、从祭掸衣。 洗手完毕执事唱:礼成。

第二项:祭祀

1、司仪:迎灵 执事燃烛,主祭、从祭迎灵,将祖宗牌位按先世后世分别放置在几案上。 司仪:礼成

2、司仪:上贡品 执事将贡品交与主祭从祭,主祭、从祭摆放至几案之上。 司仪:礼成

3、司仪:上香 执事持香、点香,主祭官上香。完后退回。 司仪:礼成

4、司仪:上酒 执事倒酒呈上,另外二从祭跪接酒后,拜过之后,轻洒至供桌前,退后与主 祭官齐 司仪:礼成 司仪:一跪三叩首 所有祭祀人员按照司仪口令跟从主祭一跪三叩 司仪:平身 主从祭官及祭祀人员起身肃立

5、司仪:献祝帛 执事托祭文呈上

6、司仪:诵读祭文 诵祭文

7、司仪:恭捧祝帛诣神位 执事呈祭文交主祭官焚烧 司仪:行鞠躬礼。 (全体人员根据司仪口令行三鞠躬) 司仪:平身 司仪:礼成 、两从祭鞠躬接香,拜过之后,鞠躬上前

8、司仪:按长房、二房、三房跪拜先祖

长房一支跪拜,一跪三叩首,平身

二房一支跪拜,一跪三叩首,平身

三房一支跪拜,一跪三叩首,平身

司仪:礼成 (在各分支跪拜时,主祭从祭焚烧金箔,香纸等祭祀用品)

9、司仪:送灵 执事请灵位交与主祭从祭, 主祭从祭跪接祖宗灵位, 焚烧, 所有参与祭祀人员跪送祖宗灵位。

第三项:结束 乐声中司仪读结束词,鸣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