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之父”巴甫洛夫诞生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Pavlov,IvanPetrovich1849~1936)
俄国生理学家。1849年9月26日生于梁赞镇,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勒。1875年从圣彼得堡大学数理系生物科学部毕业后,进入军事医学院深造,1879年在该院获学士学位,1883年获博士学位,任生理学讲师。1884~1886年在德国路德维希和海登海因实验室进行心血管和胃肠生理学的研究。1888年在彼得堡包特金实验室进行循环和消化生理学的研究。1890年任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891年起兼任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研究室主任。晚年他又领导了苏联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的工作。十月革命后,在列宁格勒建立了专门研究条件反射的实验站。
巴甫洛夫从小就继承了父亲勤劳好学的美德。当时的俄国,科学还比较落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极少。19世纪60年代,俄国一些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如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上的反动思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革命先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甫洛夫,而真正引导他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是谢切诺夫的名著《大脑反射》。俄国生理学派的创始人谢切诺夫在书中抨击了神学思想,在哲学上证明了物质、存在为第一性,意识、思维为第二性的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我要知道人是怎样构造的,帮助人们成为健康、聪明、幸福的人。”怀着这一理想,巴甫洛夫踏上了揭示生命奥秘的人生旅途。他从事生理学研究60余年,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心血管神经调节的研究,提出了心脏营养神经的概念。1878年至1890年,巴甫洛夫重点研究血液循环中神经作用的问题。当时,神经系统对于许多器官的支配作用和调节作用还没有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在极为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巴甫洛夫坚持研究。他发现了胰腺的分泌神经。不久,他又发现了温血动物的心脏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这种神经只能控制心跳的强弱,而不影响心跳的快慢。科学界人士把这种神经就称为“巴甫洛夫神经”。巴甫洛夫自此开辟了生理学的一个新分支——神经营养学。
从1891年开始,巴甫洛夫进入他研究工作的第二个时期——消化系统的研究。他制成了保留神经支配的“巴甫洛夫小胃”,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性实验方法(如唾液瘘、食道瘘、胃瘘、胰腺瘘等),不用被麻醉的动物做急性实验(每次实验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而是用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观察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他还创造了多种外科手术,把外科手术引向整个消化系统,揭示了消化系统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彻底搞清了神经系统在调节整个消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把总结发表在《主要消化腺讲义》一书中。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从1903年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规律。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其代表作是《大脑两半球活动讲义》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客观性研究实验20年》。巴甫洛夫创立的动物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给唯心主义心理学以致命的打击,为创立科学的唯物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晚年的巴甫洛夫转向精神病学的研究,认为人除了第一信号系统(即对外部世界直接影响的反应)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引起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语言。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学说揭示了人类所特有的思维生理基础。
1907年他当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后又被英、美、法、德等22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他是28个国家(包括中国)生理学会的名誉会员和11个国家的名誉教授。
1936年2月27日,86岁高龄的巴甫洛夫因病逝世。他在给青年科学工作者留下的遗嘱中说,他希望献身于科学的青年们“首先是循序渐进。……第二是虚心。……第三是热情。……”这正是巴甫洛夫一生科学研究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