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越厚越暖和吗
羽绒服不是越厚越暖和,羽绒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厚度还要考虑含绒量,填充物的质量等等,揉搓面料后会不会有绒毛跑出来等等。另外,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还和洗涤的方式有关,正确的洗涤方式能更好的保持羽绒服的性能。
羽绒服的缝制工艺有其特殊性。羽绒分量较轻,易随风飘走,制做时须将衣片大部分缝制好,仅留充绒口往里充绒。为防止羽绒坠落、堆积、絮入羽绒后应加以固定。面和里是两层的,则将面和里一并绗牢;面、里、胆三层的,则将里和胆绗牢(或做成活里以便脱卸洗涤)。为防止绒丝从针眼中钻出,制作时需用细型的11号机针。无涂层的一般织物,须内衬化纤纸。
羽绒服的保暖程度
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蓬松度、含绒量和充绒量。
蓬松度
蓬松度越高,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保温空气层,保暖性越好。羽绒的蓬松度一般以12.5厘米起步,16厘米为较好,20厘米为很好,对应部分羽绒服标注的国际标准蓬松度数值分别为500、650、800。
含绒量
绒朵在羽绒中的质量占比,含绒量对蓬松度的影响比较显著。
充绒量
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总重量。一般来说,蓬松度相同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保暖越好。一般初冬季节选择的轻薄款羽绒服充绒量在40~90克,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绒服充绒量为13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为180克左右,适合北方户外穿着的羽绒服充绒量至少要在180克以上。
古代有“羽绒服”吗?
鸟类的羽毛和蚕丝、棉花、麻布、兽皮、羊毛比起来,保暖效果更好。
羽毛的分支很多,相比于其他纤维,更加蓬松。其内部是空心的,所以可以包含更多空气,而空气是最好的隔热材料。
所谓羽绒,就是“羽”和“绒”的混合物。羽是羽毛中比较硬的部分,在羽绒中起支撑作用,能让羽绒有弹性;而绒就是绒朵,类似于蒲公英上的头,可以让羽绒蓬松保暖。而那种又大又硬的羽毛可以做羽毛球,不能放到羽绒服当中。
我国古人就知道鸟类羽毛的保暖作用,有一种简陋的旅店--“鸡毛店”,没有被褥,就垫鸡毛来保暖。
公元889年,唐人刘恂任职广州司马,他是河北雄县人,看到当地很多东西都觉得稀奇,就撰写《岭表录异》,其中记载说:“南边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寒,偏宜覆婴儿,辟惊痫也。”简而言之,就是鹅毛被子暖又软,小孩盖着睡得安。
羽绒服面料要求
(1)防风透气:大部分的户外羽绒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风性。透气是户外服装的统一要求,但是很多驴友却往往会忽视羽绒服面料透气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气的羽绒服在高山上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
(2)防绒:增强羽绒面料的防绒性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通过薄膜或涂层来防止漏绒,当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气的,并且不会影响面料的轻薄和柔软程度。二是将高密度织物通过后期处理,提高织物本身的防绒性能。三是在羽绒面料里层添加一层防绒布,防绒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衣的品质。
(3)轻薄柔软:在装备轻量化的今天,羽绒服的面料的轻薄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件羽绒服的整体重量,而且柔软的面料,对于本身就臃肿的羽绒服而言,会增强羽绒服穿着的舒适度。另外,轻薄柔软的面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羽绒的蓬松度,因此保暖性也会更高。
(4)防水:主要针对专业型羽绒服,在酷寒环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绒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冲锋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