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日历

洋流是什么

 
《洋流是什么 洋流指的是什么》

洋流的形成跟很多因素有关,如与大气运动、行星风系、地球自转、陆地形状等因素相关。有些朋友不清楚洋流的相关知识,那么,今天来说说,洋流是什么?洋流指的是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洋流指的是什么

洋流是什么

洋流又称海流,指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铅直流动。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洋流模式

赤道环流

赤道无风带两侧,因北半球的东北风和南半球的东南风,上层水流必然从赤道向外流动。围绕赤道低压系统,北半球的洋面流最终将呈反时针方向,而南半球则是顺时钟方向,由于两者的方向相反,因而就形成两个赤道环流。

亚极地环流

北纬30°~60°的西南风使上层水流向东南,北纬60°~90°的东北风又使上层水流向西北,导致以北纬60°为中心形成一个低凹。由于大洋两侧大陆的存在,最终又必然围绕这个低凹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亚极地寒流,而南半球则为顺时针方向的亚极地环流。

亚热带环流

北半球的风吹动洋面最终是输送一层方向偏右90°的厚约100米的上层洋流。北纬0°~30°间为东北风,上层水流向西北。同样,北纬30°~60°间为西南风,上层水流向东南。这样两种水流输送的结果必然在以北纬30°为中心的区域内涌成一个水堆。在水位造成的压力下,水堆上层从中心外溢,并在科里奥利力影响下于纬度0°~30°间流向西南,而于30°~60°间流向东北,成为地转流。地转流受到大洋两侧大陆的阻碍后,就成为以水堆为中心的顺时针亚热带环流,南半球则为逆时针亚热带环流。

如果洋流消失,我们将面临什么

有一点可以十分确定的是,洋流运动一旦停止,全球气候就会失控,接下来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灾难发生。

不过,在洋流运动刚刚停止的时候,所有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一变化,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进行着。

正常情况下,大西洋温暖的洋流,所释放的热量,让欧洲地区的平均气温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可一旦失去这些热量,北极的寒流就会直接袭击这里。

洋流运动停止的半年之后,灾难首次在欧洲出现,这里的冬季变得异常寒冷,暴风雪持续整个冬季。

一年以后,寒冷的气候很快扩散至全球各地,欧洲所有的港口被冻结,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经历的最寒冷的冬天,人们只能躲在家中取暖,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开始修建避难所。

但由于洋流活动的停止,温水不再向北流经赤道,这样一来,雨带就会向南移动,导致原本雨量充沛的地区变得异常干旱,那些曾经适合人类居住,以及粮食产区,都慢慢变成了一片毫无生气的荒漠。

更加严重的是,因为洋流传送带的停止,之前流向北大西洋的热量,不得不流向其他地方,然而这个地方只剩下了南极洲。

如此一来,南极冰川就会迅速融化,全球海平面骤然升高,世界各国的沿海城市都将被海水吞噬,人类不得不向内陆迁移。

10年之后,人类彻底输掉了这场“寒冷”的战争,持续的暴风雪无法融化,最后整个大陆都被冰雪覆盖,地球进入了新一轮的冰川时代。

虽然这只是假设,但近些年由于全球变暖,格陵兰岛的冰也发生了融化,融化之后的淡水,会灌满海洋表面,去稀释盐度较高的海水,如此一来海水下沉究竟会减少,等到有一天,不再有海水的下沉运动,洋流运动也就会随之停止。

洋流对气候发生虽然并不直接,但影响却是巨大的,很多沿海地区的温度和降水,都与附近的洋流运动有关。

此外,洋流也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常会形成大型渔场,因为这里的水层有较大的搅动,能将海底沉积的无机盐推向上层海面,从而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进而促进浮游动物等鱼类饵料的生长,食物充足了,这里的鱼类数量自然会增加。

比如台湾暖流和黄海沿岸流,在舟山群岛交汇,水温和盐分都适合鱼类生长,再加上长江、钱塘江等江河,从陆上带来丰富的饵料,因此舟山海域生存了大量鱼类,这也是舟山市能成为中国最大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的原因。

但目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无节制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海洋资源的肆意掠夺、开发,已经导致全球洋流传送出现了减缓趋势,警钟已经敲响,为了子孙后代的发展,也为了这个美好的家园,我们都应该用心保护海洋,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推荐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及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征与分布情况

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及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与特征

亚洲经纬度位置是什么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在哪里

亚洲主要气候类型有几种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哪些

岩浆的形成及介绍 岩浆的形成过程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