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具体是哪个地方
5.12地震具体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512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该次发震的龙门山断裂带总体呈NE—SW走向,由三条主断裂组成,分别是安县—灌县断裂,也称前山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也称中央断裂;汶川—茂汶断裂,也称后山断裂。8.0级强震就发生在中央断裂,即北川—映秀断裂上,震中位置更靠近映秀(这个断裂带的历史地震尚未超过7级)。
龙门山断裂带既是青藏高原的东界,又是龙门山前陆盆地的西界,它南起于泸定、天全,向NE延伸,经都江堰、江油、广元进入陕西勉县一带,全长约500千米,总宽度30~50千米,总体走向NE40°~50°,倾向NW,NE与大巴山冲断带相交,SW与康滇地轴相截,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具典型的推覆构造特征。其北西侧是松潘甘孜褶皱带,南东为四川盆地。
512汶川地震的发生及龙门山向东南方向推覆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挤,这一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大规模的构造变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地貌隆升和向东挤出。由于青藏高原在向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高度积累,以至于沿映秀-北川断裂突然发生错动,产生8.0级强烈地震。
汶川地震特点
汶川地震在地震过程和动力特征上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震级高,震源浅。地震震级达8.0级,震源深度小于20千米。
具有面状震源的特点,破裂带长达近300千米。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沿破裂带持续累进性破坏的特点。震源从映秀开始,沿映秀一北川断裂向北东经彭州、北川、江油至青川及其以北迅速破裂,并在沿途剪断若干由断裂的错列和转折形成的局部“锁固段”,释放大量能量,形成面状震源,所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近300千米,并激活带动了龙门山前山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形成近100千米长的地表破裂。
地震持续时间长。由于地震的面状震源和断裂的累进性破坏特点,从而导致此次地震持续时间长达80~120秒。长持时的震动是导致地震强烈破坏和触发大量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
地面地振动响应强烈。由于地震发生在地形条件极为复杂的中、高山地区,因此,地面地振动响应极为强烈,所记录到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局部地段达到1.5~2.0克。更为特别的是,该次地震产生的垂直向峰值加速度仅略小于水平向加速度,或是两者基本相当。
上述特征决定了汶川地震对建(构)筑物以及地质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摧毁性,是导致灾区斜坡大量失稳,触发大量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
地震的前兆
发生大的地震前几天或者几小时前一般都会有很多小地震,而且非常频繁,这种地震我们称之为前震。所以,发生一系列前震时大家一定要有警觉意识啦!
地震来前有些动物会有异常表现,例如:老鼠会疯了似的满街乱跑;蜻蜓会一群群的飞到其它地方去;鱼儿会浮到水面上打旋儿;特别是蜜蜂,它会抛离巢跑出来到处蜇人等等。
由于地震来时伴有磁波。因此一些植物也会受此影响,比如说含羞草: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它的叶子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还有,在正常情况下,害羞草的叶子都是白天张开,晚上闭合,如何发生白天闭合,晚上张开,这就说明地震随后就来。所以,大家可以在家里养一盆含羞草。
地震来之前,也会发生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或是暴风或是大雪‘怪风亦或是大涝,有时候也会是骤然增温诸如此类的大气反常变化等等。
地震来临之前人们 可以看见天空发光的现象,并且颜色各异,有红、黄、蓝、白、紫等,这就是地光,震前地光现象是非常突出的。汶川地震来临时天空上就出现了地光,但大家都没在意只当是好看的景象后来就真的地震发生了。
地震来临前多有地声从地面传来。地震前几天或前几小时甚至前几分钟往往有声音从地底下传来,如果传来的声音越大,越响,音调越沉闷就说明地震越大,反之则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