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预警信号有哪几级
台风预警信号有4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具体如下: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预警信号应对办法:
防止和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防汛抗旱“两手抓”的思想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防台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各级 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水库运行调度制度。根据水库蓄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少的情况,各地在确保水库度汛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多蓄水,为下一阶段防旱抗旱工作做好水源储备。
高度重视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做好防御暴雨引发的山洪、 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工作。各地按照防灾减灾四级预案的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注重做好台风暴雨引起内涝、水浸街的防范工作,对低洼地带的群众,做好转移的准备工作,以防台风暴雨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加强值班,密切注意“帕布”动向,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通过电视、广播电台和手机短信等方式把防台风的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村镇、社区。
台风名称由来
有研究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typhoon在英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像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 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而已。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在西北太平洋(日界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
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
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