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预警信号有哪几种
有四个等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当我们的预报员判断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会立即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而暴雨黄色以及橙色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主要在时间上有区分,黄色为6小时内,橙色为3小时内,最后一个暴雨红色预警是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在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我们必须立即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醒公众以及相关部门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预警信号怎么发出?
气象预警和万事万物生活规律一样,有着孕育、诞生、传播和解除的生命“四部曲”。孕育,就是预警的制作过程。
为了更早发现可能引发灾害的天气现象,气象工作者通过空、天、地、海多种观测设备,对风(风力、风向)、温度(气温、地温、海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雨(雪)量、雷电、云等诸多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
我国目前投入了6颗在轨业务运行气象卫星、120个高空观测站、23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及1093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用于看清大气的微妙变化。
收集到的各类气象观测数据,一边被传输到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平台,一边被“喂”给超级计算机,计算出一个关于某种气象灾害发生可能性的数值。预报员再根据计算结果以及全方位的立体观测数据,“诊断”天气演变,并与预警级别标准临界值进行比较,合乎条件时立即启动发布相应类型与级别的气象预警信息。这样,一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就诞生了。
收到预警应该怎么办?
近5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均每年发布19.5万条气象预警信息,暴雨、大雾、高温是发布最多的气象灾害预警。
数据显示,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或智能终端,都是公众获取预警信息的便捷渠道。多渠道发布手段配合下,预警的公众综合覆盖率达到92.7% 。
那收到预警信号应该做些什么呢?气象灾害预警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蓝色、黄色预警信号都是“提前警告”,表明虽然目前还比较平静,但危险可能就在眼前。此时不能掉以轻心,比如遇到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就应该谨慎考虑出行计划,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一般都是在恶劣天气“进行时”发出的警告——恶劣天气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升级。遇到橙、黄两色预警信号,则应非必要不外出,尽量留在安全地带,并做好意外发生的准备。救灾部门也要高速运转,准备及时的应对措施。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公众获取的预警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当前,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 ,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
一方面科技进步让我们能更好地预知危险,另一方面,大家对预警也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养成接收和关注预警信息的习惯,了解预警信息背后的意义,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刻不“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