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
标准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夏季,我国各地大到暴雨日频数分布和雨量分布都受到不同尺度的地形影响,我国的大尺度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其间有东西向山脉(燕山、南岭等),因而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时,潮湿空气受地形抬升,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大多位于山脉的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如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武夷山和燕山与南岭山地等。
对于区域或局地尺度的暴雨,其雨量分布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例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它的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大行山脉的北端,两大山系在北京西北部相交,东南部是平原,由于地形的影响,夏季暴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在西部和北坡山坡上,这里是低层偏南风或偏东风的迎风面,气流有明显的抬升作用和地形引起的切变辐合线。
暴雨发生前,云的微物理过程
由于地形和不同尺度天气系统或云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自然的播撒过程,从而使降水增强,形成暴雨。由于地形的作用,在山前形成大范围层状云,其中有许多小雨滴,如果积雨云由海上或其他地区移入到这片层状云区,可以形成积雨云与层状云共存的混合云系,两种云系不同大小的雨滴将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播撒过程。积雨云中前部流入的强上升气流将携带其中的大雨滴向上,通过0℃层后转化为冰晶或雪晶,也有一部分成为过冷水滴,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小于水滴表面的饱和水汽压,积雨云中的水汽将凝华到冰晶上,使冰晶增长,由于积云雨上部的水汽减少,过冷水滴将蒸发以补充水汽,结果发生由过冷水滴向冰晶的迅速转化(这种不稳定也被称为胶性不稳定)。
通过这种方式增长的大冰晶一部分随上升气流被带到云砧区,在那里下落,通过零度层后变成大水滴,以后又落入到低空的层状云层内,捕获在此层悬浮的大量小水滴而增长,最后下落到地面成为强降水。积雨云上面的另一部分冰晶则随后面的下沉气流直接落入层状云中,通过碰并过程迅速增长到大雨滴,也使地面降水增加,这种混合云不但在沿海地区山区迎风面可以观测到,在梅雨期,台风季也经常可以观测到,它使降水增幅形成暴雨。
暴雨来临防范措施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暴雨天气小常识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9,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10,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