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和秋老虎是一样的吗
是不一样的,区别首先我们从时间上面来看三伏天和秋老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两个时期。秋老虎在汉族民间指立秋以后的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而所谓的三伏天,则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所以秋老虎和三伏天不是同一时期,三伏天过后秋老虎才会出现。
秋老虎时节天气炎热,应选清热的食材,在烹调上可以采用凉拌、清蒸、清炖等方式来烹煮食材,调味料可以选择白醋、柠檬等酸性调味料,并搭配当季蔬果,如:扁豆、丝瓜、黄瓜、芹菜等,可预防气候对身体带来的不舒服,对自身的健康有好处。
什么是“三伏天”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是冬天最冷的时候,那三伏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三伏不等于就是小暑大暑,三伏天有的年份是三十天,有的是四十天,今年是三十天,今天是末伏的第一天,到8月17日结束,共十天。“秋后一伏热死人”,说明虽然已经立秋,但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伏天的高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高温对水稻的生长有利,气温愈高,水稻就分蘖地愈快愈多,连续的高温到了秋后肯定是个丰收年,民谚有“人在床上熬,稻在地里笑”的说法。百姓毕竟以食为天,田里多产一些粮食比人热一点更值,宁可不要凉爽也不能闹粮荒。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 ,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一些冬天常发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都可在这个时候治疗,这叫“冬病夏治”。在三伏天利用针灸,外敷来进行治疗,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秋老虎”
这里的夏天是由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所决定的,立秋以后,副高逐渐南移,气温就慢慢降低,最近几天无锡地区的气温由35℃开始下降,一天降一度,今天33℃,明天预报32℃,这是正常的情况,而且到了后半夜确实很凉快,这些都是副高南移的迹象。但过了一段时间,副高又会北上,重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民间称为“秋老虎”下山了。
秋老虎下山时间的长短和下山的次数,每年都不一样。现在由于温室效应,秋老虎的威力还是挺大的,不可掉以轻心。一般秋老虎下山都在处暑前后那段时间,即公历的8月份中下旬有气象预报说,本月中旬副热带高压再次北上,又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还没有感觉到一些凉意,秋老虎下山的脚步声却已经响起。不过一点,无论白天多热,早晚比较凉快那不是秋老虎所能奈何的了。
三伏天宜食补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在食补时,知悉以下几点十分有益。
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还有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
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各种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有其侧重的养生功能。如鲫鱼汤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鲈鱼则能补益肝肾,无腥味,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宋代医著《朱氏集验方》载有“三豆汤”之方,即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