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
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规律,在古代农耕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谁设计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不是那一个人设计出来,它是由古代农耕社会的经验总结。据历史记载,在商代已经出现了“仲夏”、”仲秋“、”仲春“和”仲冬“四个节气。 但是,并没有将一年中天气的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仅仅划分了四节气。划分的节气太少,每个时间段的天气不具体,反映天气变化不精确。 到了周朝,已经人们已经划分了8个节气。转眼间,到了西汉初年,在《淮南子》这本书已经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了,一直延用到今天。在公元前104年,也就是汉武帝太初元年,二十四节气正式纳入了《太初历》这个历法。
二十四节气适用地区都有那些?
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采用了圭表测量在黄河流域太阳的影子,将一年中白天最短的那一天作为立冬,以此作为基准划分二十四节气,指导全国的农耕生产。很显然,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作为适用范围!二十四节气的天气特征,对黄河流域较为准确,而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不是很准确。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日本、朝鲜、越南也有二十四节气,只不过可看作一年中的天气划分罢了。二十四节气虽然适用黄河流域,但可不是整个黄河流域,而指黄河中下游地域,当今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省份。
二十四节气,不是对日历中的自然月进行划分的,早期它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转角的角度划分的,而不是将月份划为两个节气。现在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
1、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干,后三天叫淹。
翻译:谷雨节气到了,布谷鸟就开始叫了。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前三天就开始叫,那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比较少。而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到度了后三天才开始叫,那后面天气的雨水很足。
2、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翻译:如果五月端午晴天不下雨,全年的雨水都会偏少,当问年的稻子会不结种,甚至颗粒无收,最后烂在田里。
3、谷雨答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
翻译:谷雨节气这天下雨了,那在后面的雨水比较多,换句话说就是谷雨时节雨量比平时要多得多。
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翻译:从小满这天起,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农业进入抢种抢栽时期,版意味着在节气小满的前后是种瓜种豆的最好时间。
5、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权淋。
翻译:谷雨节气当天是阴雨天气,那到了立夏节气会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