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常发生在什么地区
干旱灾害常发生在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洪涝灾害与旱涝灾害有区别吗
一、范围不同:
1、旱涝,汉语词组,旱灾和涝灾的简称。
2、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二、内容不同:
1、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2、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与干旱有关的灾害有两种:
第一种是旱灾。旱灾出现在不一定十分干旱,但要依靠当地的水分能够生活与发展各种产业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如果某年降水很少,就会感觉水分不足,出现旱灾。旱灾就是能造成损失的偶然性干旱,不是常年缺水或无水的干旱现象。
华北是全国旱涝灾害的高发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要求日益上升,旱灾也就更加频繁和剧烈。
海河流域是华北政治经济的中心。这里的年降水量只有400-800毫米,而降水的年变差系数(即前后两年间降水量差值的平均值/多年降水里的平均值)高达30% -40% ,径流的变差系数则更高于降水,达到30% -60% 。因此,这里旱涝灾害十分频繁,损失也最为突出。
另一种与干旱有关的灾害就是干旱化。干旱化不是偶然性的干旱,而是干旱的程度日益严重的长期变化趋势。干旱化是与旱灾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干旱灾害。但是,干旱化与旱灾有一定的关系,就是随着干旱化的发展,旱灾也必然随之增多和加剧。因此,旱灾频率与强度的升级可看做是干旱化的一个指标。
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与大量城市的涌现,加上植被破坏,更促使旱涝灾害更加严重,面临极为严峻的干旱局势。
干旱化表现在旱灾区不断增加,灾情更加严重,并使原来的田园荒芜、生态退化、甚至变成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