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被称为火城
重庆被称为火城是因为1、重庆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重庆受高压系统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2、重庆地形封闭,散热不好;
3、长江和嘉陵江流经此地,空气湿度大;
4、市区人口密度大,热岛效应明显;
5、重庆一年中夏季和秋季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经常有40℃以上的高温天气,符合“火炉”城市标准。
近期重庆有多热?
据重庆市气候中心统计,7月1日至8月13日,重庆平均气温为30.3℃,较常年(27.9℃)显著偏高2.4℃,与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市平均高温日数为30.3天,较常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偏多14和15.5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2多(2006年最多,31.2天)。
期间,沙坪坝、北碚、渝北、璧山、潼南、长寿、梁平、奉节、城口的日最高气温均超过当地历史同期极值。目前,全市已有28个区县的日最高气温突破40℃。其中8月4日到13日,18个区县40℃以上的高温天气达5~10天,高温天气范围及强度仅次于历史排位第一的2006年。
高温是何方神圣?
气象上,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现象。高温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这种高温在新疆等地比较常见;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也称“桑拿天”,这种高温在重庆较为常见。
高温不能随便用温度计测量,它的数据必须取自1.5m高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百叶箱里的气温时常被大家误认为就是体感温度,实际上体感温度除了受气温影响外,还被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着装、心情等因素左右,所以夏季体感温度和百叶箱里测得的高温有差别。
持续高温是为何?
高温的形成往往是由特定的天气系统导致的,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有着“高温使者”称号的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受它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一方面空气下沉会压缩增温。另一方面上升运动较弱不易成云致雨,因此往往以晴朗少云的高温天气为主。如果副热带高压强盛,还可能出现干旱等灾害。
据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胡春梅解释,今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度异常偏强且稳定维持在中纬地区,控制着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高”影响下,重庆持续晴热高温,高温日数也比往年明显偏多。
高温何时才缓解?近10天没希望
预计今起10天(8月14日到23日),重庆仍将维持大范围高强度高温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7~41℃,局地可达 42~44℃,沿江河谷地区40℃以上的高温天气可达6~8天。中心城区最低气温29~ 33℃,最高气温39~43℃。
8月23日以后,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但极端高温较前期略有下降,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35~39℃,局地40℃以上。
高温天气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此次高温天气对农业影响较大。一方面,前期由于内蒙古东部、华北等地降水比历史同期明显偏少,一些地区气象干旱程度达到重度,而此次高温天气正好出现在干旱区域,会使得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加剧旱情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华北、黄淮冬小麦正处于开花授粉和灌浆的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北部等地出现持续晴热,空气相对湿度小,午后风力一般大于3米/秒,加之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这就导致冬麦区将出现干热风天气。16日,河南省发布了干热风橙色预警;18日至19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左右,还将出现中到重度干热风天气,对冬小麦灌浆不利,将导致冬小麦灌浆速率下降,降低籽粒重量。
对此,华北、黄淮冬麦区需及时做好水肥管理,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增加小麦抗衰能力;墒情偏差地区应及时灌溉,改善田间温湿条件。
此外,在高温天气下,公众应随身带好遮阳伞、帽,多喝水,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烈日下,以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