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苏州属于南方。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属于南方,以北的地区属于北方。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在秦岭淮河以南,所以苏州是在南方。
南北分界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为何苏州产生的状元最多
苏州,现如今作为江苏地区的发达城市之一,不但在新时代拥有着耀眼的风采,在古代同样相当瞩目,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地位。尤其在状元的产生上,苏州更是值得夸耀。
一、苏州本身就具有相当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1、吴国的建立创造了特殊的吴文化
在商朝末年,位于西北地区的周人在其领袖公亶父的带领下来到了岐山,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强盛的过程。公亶父作为此时周人的领袖,不仅本身品德极为高尚,采取了非常柔和的手段来治理族群,同时还带领周人精于耕织,使周人逐渐摆脱以往贫穷落后的局面,“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
更重要的,公亶父还发明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礼教文化制度,周人也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做到有规可依,这也是后来周公旦制定周礼的源头。可以说,正是在公亶父的领导下,周人才奠定了自己强盛和文明的基础,并最终可以消灭商朝。
然而,在继承人的选定之上,公亶父则陷入了一种困难境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应该由公亶父的长子吴泰伯来继承王位,但从内心深处来说,他却更倾向于让自己最年幼的第三个儿子季历成为族群领袖。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吴泰伯和其二弟仲雍敏锐察觉到了公亶父内心的挣扎。
为了不让父亲违背制度的同时又达成所愿,他们离开周人的所在地,南下来到现如今江苏无锡及常熟一带。而为了与当地居民融合,他们放弃了之前的周文化传统,采取了当地文化中的披发纹身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并最终建立了勾吴王国,也就是后来春秋时期的吴国。
2、吴文化随着吴国的强大而越发兴盛
当周武王灭商后,既是为了感念当初公亶父、泰伯和仲雍三人的功绩,也是出于扩大自身势力的目的,他找到当时的吴王周章,将其纳入自己分封的版图之中,吴国也由此成为诸侯之一。
相比之下,此时的吴国在接受着正统周礼文化的中原诸侯面前更显得像是蛮夷之地,而国力的弱小也使其无法参与到后来的诸侯争霸当中,甚至经常处于被楚国欺负屈辱境地。
因此,在春秋战国前期,吴国在政治层面是基本没有任何声音的。直到吴王寿梦登基开始,吴国才逐渐开始有了强盛的趋势,不但为中原各诸侯国所注意,更有了和他们交锋的资本。
虽然在这一过程当中,吴国仍然遭受过诸多挫折和打击,甚至还曾因战争的失败而被迫迁都。但从整体上来看,吴国仍然在不可阻挡地奔向强大。到了夫差继位后,吴国国力发展到顶峰,吴国文化也因此异常兴盛繁荣,与主流的中原文化相比也并不逊色。
虽然后来吴国被越国灭亡、之后再被楚国占领,但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存在时间却已经使吴文化深深浸入到了这片土地之中,生活在其中的人民都成了吴文化的继承者,这并非军事能够抹杀的。
因此,苏州地区自古以来就应该算作一个文化发达之地,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丰富内容,这成为了苏州人民的精神食粮,使他们的思想愈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