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咬秋”是什么意思 咬秋是指吃西瓜吗
立秋咬秋
“咬秋”即吃西瓜,是旧时北方京津等地在立秋日的一大饮食习俗。
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做“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天文专家介绍说,“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在这天,我国民间流行贴秋膘、咬秋等习俗。在我国,任何一个节气,都少不了吃,立秋也不例外。
立秋这天,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吃肘子,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以及各种肉馅水饺、炖鸭、羊肉串、涮火锅等。
立秋除了“贴秋膘”,在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
立秋“咬秋”由来:
咬秋
西瓜虽从宋代传入中原,但种植并不普遍,所以那时并没有产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但在西域,西瓜原产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风俗。因西域地处中国的西北,纬度较高,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而此时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
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南通有个风俗,立秋吃西瓜。听老人们讲,说是立秋吃西瓜,可以烂猪毛。意思是清除平时我们所吃东西时藏留于肚的一些垃圾,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吧。
又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