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地震级别分9个等级。我国把震级分为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弱震震级小于3级,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带来的危害
1、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话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就近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
地震时,首选卫生间躲避。其次,要选择储存室、书房、没有煤气的厨房等空间小的房间。室内墙角也是较安全的地方。房屋倒塌时,室内墙角处容易留下一个安全生存空间。另外,可迅速躲避到床、桌、冰箱、洗衣机等坚固物体旁边或下面。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援。
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分为: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