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日历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入伏   夏至   时间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怎样计算入伏时间》

三伏天是通过计算“庚日”来确定的,但并不是随便一个庚日都算入伏,必须要以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准。那么,到底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呢?你知道如何计算入伏时间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怎样计算入伏时间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如何计算入伏时间

夏至三庚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头伏第一天为入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幼学琼林》中说:“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这是因为春分以后昼长夜短,至夏至时 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

人们常用“热在三伏”这句话来形容盛夏的气候特点。这种说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代,就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做伏天了。

天干地支的来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主要是用来记年、月、日、时,就与当代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年、月、日是一个道理(干支在古代就像今天的日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这六十个单位称为一个甲子(花甲),名为“干支纪法”。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