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所以,1949年是第一个青年节,2020年是第71个青年节。
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
“五四运动”遍及全国后,上海一家跑马厅停业罢工,表示声援。并贴出一联:
哪有心神看跑马;
正应筹策补亡羊。
“补亡羊”即成语“亡羊补牢”。从“看跑马”引出“补亡羊”,以明确的喻意启人奋争,内容深刻,发人深省。
在“五四运动”游行的队伍中,愤怒的学生们高举着这样一副对联: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
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曹瞒”,即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在戏剧中被塑造成白脸奸臣。“章惇”,北宋时与蔡京齐名的奸相。联语借以代指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表达了广大群众对反动政府的无比义愤,具有鲜明的号召性和极强的战斗力,影响极大。
某地五岭乡有一所春云中学,在举办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时,会场联为:
五岭春阳兴伟业;
四山云雾展宏图。
某地于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歌会,会场联为:
歌亦大文章,应写五湖丽景,四海激浪;
会当好时光,同关百姓小康,千秋大节。
古人过青年节吗?
成年的标志:冠礼
中国古代,其实没有完全等同于现在的青年节,但是有类似的成人礼。《礼记冠义》:“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中国的冠礼,最早起源于周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男子都是二十岁加冠的,行冠礼的年龄还常有早于二十岁的。
《左传襄公九年》:“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礼也。”一个男青年只有行了冠礼之后择偶婚配,才合乎礼。所以为使未满二十的男青年生子合礼,就只有提前行冠礼了。
孔颖达在《礼记》的疏文中说,唐代的庶人和士人之子年二十而冠,但卿大夫十五以上就可以行冠礼。
事实上,天子、诸侯和天子之子更有到十二岁就行冠礼的。身份越高的嗣子,行冠礼的年岁就越有可能提前。
这种做法其实是为延续宗法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的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