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往上走,用气息把声音拖出来。声音上气息下,像一条线,从头腔中出来,这样的声音稳且亮。也可以口自然闭上,牙齿微微松开,气往鼻子后面的前硬颚猛冲,同时用本嗓发出这个“哼”字,气从鼻腔往额头方向冲,眉心处可能才会有振动,气冲的位置往口腔里移一下。气冲的位置在口腔中间硬口盖部位。
气往口腔后斜上方冲。气往后咽壁部位冲。要做到头腔共鸣,很大程度依靠歌唱者的体会,掌握共鸣的位置,所以要坚持勤加练习。
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窦部各空间有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定空间,声波共振是无气息的共鸣。体积小,长度短,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感觉,眉心处也有微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柔和了。
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