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无知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再到七十岁的古稀之年,八十岁的仗朝之年,九十岁的鲐背之年,人一生的中大起大落可以说已经经历完毕,身体的机能也极为衰老。所以到百岁的期颐之年时,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与照顾。
出处
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颐”即为颐养天年的意思。
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