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我们都知道一天有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那么一天就有24*60*60=86400秒。但你知道吗,汉语词汇里的一天指的是地球自转一周或者是一个白天和夜晚交替的周期,严格来说应该是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86164秒。而物理学当中的天则是一个时间单位,他的数值是固定的,即24小时。物理学中,一天的开始指午夜12点到次日零点的二十四个小时,是记录一个地球自转周期的时间历法单位。
汉朝以前,“时”指季节,“一时”相当于现在的一季。一年有四季,所以一年又叫“四时”。
汉朝以后,“时”不再表示季节,而是用来表示计算时间的单位了。当时,人们把一天平均分成12个“时”,“一时”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人们习惯把这个“时”称为“时辰”。在一些古典书籍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时辰”这两个字,有不少人误认为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像古代表示夜间时间的“一更天”、“二更天”的“更”就是指时辰,一更到二更,二更到三更都是相隔两个小时。
后来,人们又把一天平均分成24份,每份仍用“时”来表示。这时的“一时”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只相当于过去(汉朝以后)“一时”或“一个时辰”的一半,所指的时间缩短了。接着,人们又把一小时分成60等份,每份的时间叫1分,把1分又分成60等份,每份的时间叫1秒。这样,时、分、秒就确定下来了。